环球化妆品招商网

首页 > 日化资讯 > 详情

新闻资讯

南京化妆品市场不为新规所动

日期:2008/8/21  阅读数:1034

   “深海提取物”、“创新活性成分”、“天然植物配方”……长期以来,对化妆品的成分问题,由于厂家不约而同地讳莫如深,消费者就自然雾里看花。9月1日起,随着国家质监总局颁布的《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》正式生效,这一问题有望得到破解。

    新规将行,会否带来一场整顿风暴?记者走访南京市场发现,化妆品不规范的标识依然故我。来自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消息也称,鉴于目前部分化妆品生产企业仍有一定数量的包装库存,为避免和减少浪费,明年10月1日前生产加工的化妆品可以继续使用原有包装标识。这是否意味着,化妆品新规的执行力度将大打折扣?

    市场扫描:

    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

    化妆品识太混乱

    8月18日,记者遍访新街口各大商场发现,化妆品成分标注不全、用语含糊以及宣称有医疗作用的状况比比皆是。

    在大洋百货楼下的一家药店,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法国品牌雅漾,“这种化妆品只有药店才卖,它在美化肌肤的同时还具有药物疗效,对皮肤红斑、湿疹等皮肤病都有特殊疗效。”

  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市场上很多品牌的化妆品除了一些正常成分外,还添加了各种药物成分,如维生素、抗组织胺剂、收敛剂、刺激剂等,有的则添加有中药成分。而在淘淘巷、地铁商铺、淘宝网等出售的化妆品问题更大,有的直接标注“去疤”或“减肥”的字样,“抗菌、抑菌、除菌”类化妆产品五花八门。

    在新街口地铁商铺拓奇妍丽体化妆品商店内,“兰蔻”、“雅诗兰黛”等品牌防晒产品都有上柜,价格比大商场要便宜1/3,但这些产品大多没有中文标识,更没有说明书。在许多全英文的外包装生产日期只有年份,月日被撕掉。店员神秘透漏,该店产品全是通过“特殊”渠道从国外进口,撕去部分标识是为了防止被相关部门检查。

    牙膏竞相夸称疗效

    牙膏作为最常用的日化用品,其身份界定却一直很模糊。新规第三条将牙膏纳入化妆品序列。

    对于不准宣称疗效的规定,此前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文禁止,新规也再次予以重申。然而,记者在丹凤街一家大型超市的牙膏货架前看到,涉嫌违规的牙膏产品有:宣称能改善“牙龈炎、酸冷刺痛、口腔异味、蛀牙、肿痛、出血”6大口腔问题的蓝天六必治牙膏,“防止口腔溃疡、发炎、牙龈流血及口腔疼痛等口腔疾病”的洁银中药牙膏,甚至还有“不仅可以强化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、改善体质,还可增强食欲”的竹盐牙膏。在这家超市的出口处,云南白药牙膏的促销员正在卖力向消费者推荐新品金口健牙膏,她告诉记者该牙膏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、牙周炎、牙龈炎,而另一种27元一条的留兰型云南白药牙膏则可以直接治疗众多口腔疾病。

    记者观察了数十位消费者,发现多数人都会犹豫几分钟才把选定的牙膏放进购物篮。一位消费者仔细比较了包装盒上的功效说明后,才“艰难”地做出了选择。“说得花里胡哨,其实用下来效果都差不多,没有吹得那么有效。”另一位消费者无奈地说:“我牙龈经常出血,可是用了几年清火类的牙膏也不见得有改善。”

    各方反应:

    企业“守法”态度暧昧

    对于即将实施的新规,企业是否做好了应对的准备?8月19日,记者致电重庆冷酸灵牙膏厂市场部,该部门工作人员承认知道《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》,但旋即以新闻发言人不在为由挂断电话。昨日下午,记者再次致电该企业,工作人员又否认了前一天的说法。

    上海白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美加净牙膏、上海防酸牙膏、白玉牙膏等均不同程度地宣传具有抗菌除臭、强效止血等功效,该公司外宣人士沈主任称,他们从未接到过禁止宣传医疗作用的规定,当记者追问如何证明疗效时,沈主任避而不答。

    另有一些化妆品企业指出,化妆品的很多成分都是保密配方,一旦进行全成分标注,企业的商业秘密就有暴露的危险。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明确化妆品实行全成分标注规定的基础上,还应继续完善具体明细,比如化妆品主要成分、有效成分、成分比例标注的规范,以及涉及产品保密配方如何进行保密申请等等。

    监管执法延至明年国庆让人忧

    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王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,以往不少企业故意模糊牙膏与口腔药物的区别,进行医疗功效宣传,误导消费者。此外,也有不少化妆品打着“药妆”的面具“神话”疗效。记者从省质监部门得到证实,我国目前根本没有“药妆”这个概念,要么就是药字号的药品,要么就是妆字号的化妆品,凡是没有药字号的产品一律不得宣传医疗作用。记者还得知,一直宣称“国家保密配方”的云南白药牙膏只有专利身份,没有药字号批文,云南白药牙膏在包装上进行药理作用的宣传显然违反了新规。

    然而,下月起正式生效的《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》的执法查处期却延迟到明年10月1日。据了解,新规早在2007年7月24日就已经审议通过并公布,如今相隔一年后生效日在即,执法查处期却再推后13个月。业内人士称,如此执法,就难怪企业不把新规当回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