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化妆品招商网

首页 > 日化资讯 > 详情

新闻资讯

本土化妆品企业要警惕并购风险

日期:2010/12/10  阅读数:818

    近年来,化妆品本土品牌被跨国公司并购时有发生,从美加净、小护士、大宝,到近期的丁家宜,类似合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。纵观国内其他行业并购案例也屡见不鲜。对于本土品牌,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,为了自身的壮大发展,与跨国公司合作是必要的。但是,在与外资并购中,中国民族品牌需要自立自强,增强风险意识和防御能力,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。

    据了解,被收购的本土品牌日子过得并不如想象的滋润,当年风光的“小护士”自被欧莱雅并购后,不仅电视广告上不见痕迹,就连在商场超市里也难觅其踪影,而同是欧莱雅旗下的低端品牌“卡尼尔”却广告满天飞。“大宝”现在的市场表现也不如以前,强生并没有倾注更多资源给“大宝”,反而是强生的露得清成了其专宠的“宝贝”。

  这些本土品牌被收购之后无一例外地逐渐在市场上消失;目前整个化妆品市场,国外品牌已占据75%的市场份额;而其他行业情况也纷纷如此,如在洗涤用品市场,4大年产超8万吨的洗衣粉厂被外商“吃掉”3个;在感光行业,除 乐 凯 一 家 外 , 其 余 的 全 部 被 国 外 “ 吞并”……民族品牌和跨国公司合资热潮中,一些国产品牌就此被雪藏了,部分跨国公司通过合资获得合法进入中国市场的“许可证”,进而掌控市场定价权。

  类似的合作并购现在越来越多,民族企业应该增强风险意识,不能一厢情愿认为外资来帮助我们发展壮大品牌,
很多本土品牌在合作后没有话语权和决策权,缺乏对国际规则法律的了解,这些对其他本土品牌都是一种警示。化妆品行业更应吸取以前案例的经验教训,并不断学习和掌握国际规则,才能充分保障自己的权益和本土品牌的壮大发展。比如,本土企业可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民族品牌产品的生产份额、销售渠道及对象,尤其是对违约责任及赔偿条款进行细则规定。

    目前本土企业还很弱小、各方面的经验也比较缺乏,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外方变相侵吞,不仅获利甚少,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品牌和企业效益。在并购热潮中本土品牌不应该光看到丰厚的嫁妆就急着把自己“嫁”掉,而更应该考虑“嫁”过去后是不是会更好的生活,要增强风险意识,时刻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。